2)陆肆一 平生只负云山梦(2)_金鳞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文用文的基本原则。

  尹如松终究敌不过数千年的官本位传统。退了一步道:“周侍读的意思是?”

  “皇明报业会提供足够的资金给先生,同时,先生关于所到之处的文章只能给皇明报业。无论是否刊登,报社都会提供润笔,只是绝对不能给别的报社。”

  尹如松皱了皱眉头,道:“《经世大学学报》呢?”

  讲师评副教授,副教授评教授。证明自己学术能力最直接方式就是在学报上发表论文。《皇明通报》就算地位再高,背景再深厚,上面的文章也不可能被考评教授们认可。如果出去辛辛苦苦跑一圈,写出来的东西竟然不能成为学术证明,那岂不是跟自己最初的愿望南辕北辙?

  周衡也有些迟疑。

  现在大学级别的学校有四所,皇明经世大学、国子监、皇明武备大学、皇明海军大学。这些大学和各省创立的高等学堂、学院,都有自己的学报。学报由礼部管理,不受都察院文管司控制。最关键是非盈利性。

  因为是非盈利的免费报纸,所以也不能对外销售,但是各校之间却可以交流。

  如此一来,影响力仍旧很大,而且针对读者群更强。

  在明人眼中,学校、书院可不是单纯的教育机构,虽然皇帝陛下很努力在进行转型。但社会主流仍旧认为它是一个议论朝政的场所,只是兼带教育职能。在其中读书的学子,教书的先生,大部分也都抱持这种态度。

  所以这些人成为各报的主力撰稿人也就可以理解了。

  如果一些不利于朝廷声音的文字出现在学报上。那还不如让《士林报》之流刊载呢!

  周衡摇了摇头:“学报也不行。”

  尹如松长吁一口气,起身躬礼道:“既然如此,尹某告辞了。”

  周衡起身送他,走到门口时突然问道:“尹先生的文名周某也十分钦佩,但为何会想到寻求外界资助呢?”

  大明朝廷给经世大学的经费十分宽绰,许多商号想请求立项建课题还得求着他们收银子。

  “唉,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”尹如松其实自己都不清楚其中的真实缘故,只以为是那些老学究难以理解这种新兴学科的意义所在。

  周衡送尹如松下了台阶,尹如松正要再次行礼劝他留步,只听周衡道:“先生如果是忧虑心血不能光大,周某倒是知道一桩事体,或许可以一试。”

  “哦?愿闻其详。”尹如松道。

  “是这,”周衡整理了一下思路,“周某听闻兵部职方司要招募一干人马,去化外之地考察。其中有几家商号参与,各报社要派访员,也有工部的匠师,还有军中精锐护卫。先生既然精于地理,大可以试试这条路子。”

  尹如松心中一动。他刚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曾有吏部的主事找过自己,大约就是想看他是否愿意去职方司任职。不过那时候他

  请收藏:https://m.2xn.net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