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三十九章 明军最后的精锐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两个臼炮团以及一个重炮团。

  臼炮这种东西,尽管在大规模野外会战,尤其是遭遇战里没啥大用,但是如果后期楚军一路顺利杀到天津城下,和对方进行比较漫长,对众多据点进行吩咐争夺的时候,这些臼炮可就能够发挥出来巨大的作用了,一阵臼炮炮击过去,什么堡垒据点都得被炸成碎片。

  处于同样情况还有重炮团里的八门十四斤加农炮,这种火炮本来是为海军战舰而研发生产的舰炮,后续也用于部署各沿海沿河炮台,作为要塞火炮使用。

  身管倍径足足有二十五倍之多,口径达到了一百三十五毫米,采用青铜铸造的火炮足足两吨多,全炮还要更重一些。

  除了十四斤加农炮外,重炮团里还有十六门九斤加农炮,这个九斤加农炮虽然口径和陆军的九斤野战炮一样,都是一百一十五毫米,不过炮管更长,身管倍径达到了二十四倍,这玩意其实也是海军战舰上或要塞上用的加农炮。

  不过在东进战役开始,陆军方面就陆续把这些重炮用于攻城作战,北伐战役同样也准备了一批这种重炮用于攻城,在扬州战役,淮安战役里都发挥过不小的作用。

  北上的时候,这个重炮团被编入了第三军北上作战。

  这些重炮,是楚军为了幽州城攻坚战乃至后续可能的入辽东作战而准备的。

  除了八十多门四十八斤臼炮以及二十二门重炮外,剩下的则是大批师属火炮了。

  而这些师属火炮,其实才是即将爆发的天津会战里的主力火炮,那些什么重炮,大口径臼炮看着威力大,似乎很牛逼一样,但是这些火炮都有着缺陷。

  臼炮精度太差,而且机动力不咋地,射速更是非常的缓慢,除了围城攻坚战里能够让这些大口径臼炮,拥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装填射击,并进行几乎毫无精度可言的覆盖式炮击外,在其他战场里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。

  重炮倒是不存在精度差,射速慢这些缺陷,但是机动性实在太渣。

  在路况良好的官道上进行机动都还好,用多一点骡马总能拉着走。

  但是谁家打仗,专门奔着官道去的啊……

  大部分战斗,尤其是野外会战,那可都是在荒山原野里,这些地方可没有什么成型的道路,你想要把好几吨重的重炮拉倒前线,基本都要当场修一条路出来,然后再构筑炮兵阵地开火……说不准前头仗都打完了。

  这也是楚军为什么要把野战炮和加农炮分的清清楚楚的缘故,弹重都是九斤,口径都是一样的一百一十五毫米,但是九斤野战炮是编入师属炮兵团,九斤加农炮却是被编入了独立重炮团。

  楚军里的九斤野战炮,身管倍径不过十八辈,并且因为倍径小,膛压也小,所以炮管要更薄一些,全炮重也就一吨多而已,而必要时候还可以把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2xn.net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