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二十章 硬蹭!_一开始,我只想做演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市场份额…”

  “我们就算做不了第一,我觉得做第二也不错,但不能做第三!”

  ……

  怎么说呢,文娱行业,确实内容为王。

  但是,渠道也很重要啊!

  没有渠道,你上哪变现?

  影视剧,基本两条变现渠道。

  一是院线,二就是视频平台,也就是流媒体…

  院线还是算了。

  国内的电影产业属于商场模式。

  就是商场+影院的合体模式

  这种模式一大好处,有非常多的周边衍生效应开始支持电影行业,就是现代商场的生态打造,这给了电影行业一个有大投资且有尊严的内容生产的大环境。

  很多人看电影只是商场消费一日行或半日行,电影刚好处于这个消费链条而已。

  逛累了,就去电影院休息一下!

  旺达、金逸,大部分有牌面的电影院基本都是依托大商场存在的。

  时光现在介入电影院,只能选择几十层的大楼里,或者人烟罕至的地方。

  背后没有地产商加持,很难发展壮大。

  还是做视频吧!

  不需要做的多大,也不需要多烧钱,以沈林的内容储备,这就算做不了行业前二,前三还是没啥问题的!

  超过哪个?

  当然是裤子!

  手上有渠道了,办事才能不慌张。

  ……

  呃,很尴尬,《投名状》宣传,也不知道咋回事。

  发行方提到了沈林拒绝《投名状》的事情…

  按理说,沈林跟贺岁档没啥关系啊——既没有作品上,也没有参与《夜·店》宣传,他在横店待的好好的…

  人在家中坐,锅从天上来!

  谁让你有人气呢。

  蹭一下,就能上热搜的!

  既然如此,那就蹭一下,没问题吧?

  “听说《投名状》筹备时候曾经给沈林发过试镜邀请?”

  “嗯,我们去年给他发了试镜邀请,他没来…”

  “为什么呢?”

  “不知道,可能是看不上《投名状》的剧本,也可能是嫌弃片酬太低…”

  然后呢…

  《集结号》宣传也问到了是不是曾经邀请沈林。

  回答跟《投名状》差不多,也是拒绝出演…

  拒绝了两部贺岁大片?

  而且质量都不差,水平也算国内顶尖制作,为什么啊?

  对了,《集结号》上映了,上座率力压《投名状》首日票房近1500万…

  《集结号》很不错的,抛开之前提到的问题,《集结号》场面足够,本质上还是揭示战争的残忍与战士的伟大。

  这么说吧,除了《高山下的花环》还有大决战系列,那几年我们看到的战争片,绝对有一句‘这是我最后一个月党费’,就硬凹…

  所以,共产主义形象就是党费?

  这样的大环境下,《集结号》确实值得夸一句‘好样的’!

  《投名状》也被称为零差评的大片。

  问题来了,两部佳作都是要找沈林的,然后被他拒绝了…

  这是要干嘛?

  莫非…

  莫非只要被沈林拒绝就是好制作?

  网上,真的有不少带节奏的。

  这可是好机会,不顺势踩一波,更待何时?

  然后,很多记者到了横店,采访沈林。

  沈林直接回应:“我没有时间啊,我的档期已经签到两年之后呢…”

  “我都没看呢,就不评价了…”

  “博纳说你是嫌片酬太低?”

  “…他们想多了,我接片子从来不考虑片酬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2xn.net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